通过不断推出众多重量级产品及更好地布局产品线,上海通用终于在产品力提升上走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。
实际上,2014年虽然从国内销量冠军的宝座跌落,但上海通用依然与南北大众一起忝列国内汽车公司第一阵营,强者地位无可动摇。
但是,虽说上海通用在产品力上已经开始回潮,但品牌力上的羸弱却让上海通用颇感尴尬。如果我们将时间轴拉长,我们可以看到,上海通用的雪佛兰品牌,长期以来处于比较低的售价区间,导致现在在品牌力的提升上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。
实际上,2013年,上海大众营收2,050亿元,上海通用为1,457亿元,但从销量来说,上海大众累计销量328,074辆,上海通用为296,183辆,两家企业在销量上相差不大,但营业收入上海通用仅占了上海大众的七成。
雪佛兰几款畅销的车型如科鲁兹、新赛欧、爱唯欧等都属于中低端车型,这使得雪佛兰难以摆脱中低端品牌形象。就拿新赛欧来说,雪佛兰前几年正是凭借着赛欧的热销迅速占领了市场,在A0级市场也一直保持着绝对的优势。
在刚过去的2014年,赛欧三厢车型合计卖出244,711辆,两厢车型则卖出8,630辆,但是,低价与频繁地降价也让赛欧的劣势越来越凸显,在很多人印象中,这款A0级小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亲民的价格。
“虽说上海通用产品力方面已得到了回升,但明显的高潮与低潮(的现象),也说明在产品投放的节奏上,操作得没有(这两年的)大众醇熟。一个好企业,应该产品节奏稳健,没有明显的高低潮,因为在低潮期硬要(保持)销量,就必然透支品牌力,比如频繁地降价、或降低经销商门槛,上海通用就很明显(透支品牌力)。”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坦言。
上海通用的三大品牌中,在上海通用总经理王永清看来面临挑战最大的是雪佛兰品牌,而未来,上海通用汽车希望通过雪佛兰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,来拉动品牌的向上提升。
在各个细分市场,上海通用有拳头产品,但还不够硬。王永清曾坦言,一个品牌没有“英雄车”的支撑,品牌内涵就是空的,上海通用将打造各细分领域的“英雄车”推动销量的持续增长。
2014年,上海通用除了A0级市场有赛欧一枝独秀(新赛欧2014年全年销量为253,341辆,竞争对手上海大众POLO累计销量136599辆,大约为赛欧的二分之一),A级、B级和SUV领域上海通用拳头产品的市场表现并不算突出。
A级车销量最好的别克凯越,2014年已无缘细分市场排名前5,在一直被帕萨特、迈腾和凯美瑞占据的B级车市场,迈锐宝12.5万辆的年度销量也“屈居”排名第5,三大品牌旗下的众多SUV车型,很少有能进入销量前十的行列……
不断丰富产品线、并集中力量打造几款真正的“英雄车”、“冠军车”,成了上海通用这几年最大的课题之一。
全新英朗的上市,可见上海通用在产品战略上的智慧。上市十余年的凯越即使在技术、造型与配置上没有太多出彩,但是却凭借着”平和中庸“的制胜之道驰骋市场多年。全新英朗市场指导价为10.99-15.99万元,与老款相比下降了2-3万元,且在内外部造型,动力搭配和配置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,可见上海通用是希望通过全新英朗实现其”英雄车“的破局。
“在此之前,上海通用采用的是高低(车型)搭配的“别克+雪佛兰的模式,高端车型以别克为主,中低端则是雪佛兰,这样反而影响到了英朗的销量。现在,(上海通用)在这个级别上已开始了战略调整,营销思维也在改变,英朗和雪佛兰不再以高低(车型)来划分,而是以人群细分为重点,英朗走精致家用路线,雪佛兰走年轻化、运动的方向,这样反而能提高英朗的销量。”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。
2014年下半年上市的新科鲁兹、昂科威仅仅是上海通用“反击战”的一部分。2015年开年第一炮,上海通用便推出了全新英朗,之后的4月,“常青树”车型别克凯越也将迎来小改款车型,SUV领域,昂科威1.5T车型也即将上市。
“除了产品、品牌和营销层面的诸多困难,上海通用面临的(一个大问题)就是对手也足够强大。就拿上海大众来说,这两年上海大众的“势”已经起来了,从A级、B级到SUV(市场)覆盖得很全,且都是标杆,2015年南北大众投放的车型也很多。”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经销商坦言,面对上海通用咄咄逼人的产品投放,南北大众很显然也不是吃素的,通用千万不能掉以轻心。
“上海通用这几年,在产品上一直和上海大众比品类,比速度,就拿SUV来说,通用(SUV领域的布局)的速度大众这几年是跟不上的,这和通用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有关。巨头之间,无论是拳头产品的比拼,还是盈利能力的较量,不是只争朝夕,未来的路还很长,以前日系风光的时候,大众还在苦恼呢。”该人士表示,拳头产品必须要有,但这些拳头要变得更“硬”,只能立足长远,切不可急功近利。
实际上,通用汽车已公布了未来五年在华的发展目标和方案。
根据中期计划,2014-2018年,通用汽车的合资企业在中国计划投资总额为140亿美元,其间随着5家新整车工厂和两家动力总成工厂相继投入运营,通用汽车在华的产能将由2014年的350万辆提升至2018年的540万辆左右。
上海通用副总经理盛文江也表示:“未来中国将成为继北美区域、欧洲区域、国际运营部、南美区之后第五个单独的区域,未来通用将更加聚焦于中国市场,并进行大力度投入。”可以预见的是,随着中国车市进入深水区,上海通用和南北大众的“战火”也将在各个细分市场愈演愈烈。